政 府 工 作 報 告
——2022年3月22日在周至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周至縣人民政府代縣長 段軍利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周至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列席人員提出意見和建議。
一、2021年及本屆政府工作回顧
2021年大事要事交織、汛情疫情疊加,全縣上下砥礪奮進、攻堅克難、奮勇爭先,經濟社會發展穩中向好。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46.39億元,同比增長5.4%,較上年上升6個位次;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64億元,同比增長14%;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4%,較上年上升4個位次;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較上年上升7個位次;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8%,較上年上升10個位次;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完成25266元、15691元,增長7.8%、10.8%, 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抓要事、勇擔當,防汛防疫精準有效。面對有氣象記錄以來極值汛情和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系統謀劃,果斷出擊,確保了防汛搶險零傷亡、疫情防控零確診。堅決落實“撤、封、管、停、疏”措施,果斷處置耿峪河、仰天河水庫等險情,轉移群眾7208人次,疏水排澇5.6萬畝,投入資金7.6億元,實施災后重建項目39個。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點線面結合、縣鎮村貫通、全方位聯動,建立網格8128個,累計核酸篩查200萬人次、集中隔離2052人。在防汛救災、抗擊疫情的戰斗中,我們聞“汛”而動,“疫”往無前,3000名干部下沉一線,2800名白衣戰士逆行出征,2.3萬名村(社區)工作人員連續奮戰,用生命赴使命,用熱血鑄忠魂,贏得了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的重大勝利。
(二)抓項目、擴投資,發展動能明顯增強。堅持“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強力破解瓶頸制約,處置批而未供、閑置土地3408畝。全縣人民渴盼已久的鄠周眉高速公路、獼猴桃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等重大項目相繼落地,太周創新園、水街生態旅游特色小鎮、西部智能裝備產業園東區3個項目納入省級重點項目。76個縣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2億元,超年度目標任務1.6個百分點。大力開展“雙招雙引”[1],舉辦招商推介活動66場,簽約項目29個,總投資達212.67億元,引進各類人才412名,積蓄了發展動能。持續改善營商環境,推進“放管服”[2]改革,推出“一件事一次辦”主題服務套餐224項,1772個事項實現網上辦理,311個事項與14個區縣實現“跨區通辦”,群眾辦事更加便捷高效。
(三)抓集群、育產業,發展質效穩步提升。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糧食種植面積穩步增長,總產量達11.92萬噸。聚焦獼猴桃“三品一標”[3],培育農業龍頭企業16家,完成高接換頭、土壤改良3.6萬畝,獲批“國家級獼猴桃優勢產業集群”,周至獼猴桃成為全省唯一入選冬奧會指定水果,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58.28億元。蔬菜、林果業產值分別突破6億元、7.8億元。與高新區合作共建集賢園邁上新臺階,啟動“十四五”萬畝供地計劃,創造了兩周報地3000畝的周至速度,有力保障了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項目快速落地。深化與曲江合作,西安華清學院、西京職業中學等項目相繼開工。沙河關中古鎮動工建設,煙火巷子成為新熱門打卡地,秦嶺四寶科學公園開園,秦嶺國家植物園、終南山古樓觀歷史文化景區入選“中華秦嶺100景”。健全三級物流配送體系,電商銷售額達51.98億元。
(四)抓重點、攻難點,生態保護成效顯著。堅決扛起秦嶺生態保護的政治責任,中、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全部辦結銷號。高質量申報了國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治理項目,在全省率先完成28座小水電站拆除退出和生態修復任務,全面完成秦嶺勘界立標,建成森林管護站42個,完成峪口峪道綜合整治5條,義務植樹90萬株,初步建成“智慧秦嶺”監管系統,嚴查“五亂”[4]行為,成功創建“省級森林旅游示范縣”。大力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空氣質量優良天數、PM2.5、PM10全面完成市考指標??h污泥處理廠、黑河河湖水系連通項目順利完工,完成小流域治理1萬畝,國考斷面、市考指標穩定達到地表水三類標準,創建節水型校園2個、節水型居民小區2個。持續推進亂占耕地建房問題排查整治,堅決守牢耕地紅線。
(五)抓鞏固、強基礎,鄉村振興高點起步。堅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嚴格落實“四個不摘”[5]要求,夯實“2531”防返貧工作責任[6],531戶1737人重點監測對象致貧風險全面消除。加強扶貧資產監管,已確權項目1748個,涉及資金12.25億元。搶抓我縣被確定為“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機遇,整合資金3.04億元,實施鄉村振興項目206個。投入1828萬元,支持17個村壯大集體經濟組織。廣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八清一改”[7]整治行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率達93%。啟動2個市級美麗宜居村莊片區建設,創建美麗鄉村15個,新增美麗庭院示范戶2020戶。蘇陜協作完成投入3816萬元,實施項目27個。馬召鎮被授予“陜西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啞柏鎮入選“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
(六)抓創建、嚴管理,城鄉建設統籌推進。圍繞城鄉融合發展,拉大縣城骨架,新建萬壽南路、中環東路等8條道路,完成雨污分流改造33.67公里、架空線纜落地8.28公里,改建人行道4.3公里,改造老舊小區59個,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新建口袋公園3個、集貿市場4個,新增停車位532個、無障礙設施52個,縣城功能日益完備。加大城市精細化管理力度,嚴查違法違規行為,城區環境更加整潔。建設5G基站159個。鄠周眉高速公路啟動實施,西南塬區農村公路路基全線貫通,改擴建道路32條78公里,成功創建省級“四好農村路”[8]示范縣。廣濟鎮廣濟村創建為“全國農房抗震加固示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