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華東地區
到2025年,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政策體系逐步完善,老齡事業和產業有效協同、高質量發展。多支柱、全覆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趨于完善。覆蓋城鄉、惠及全民、均衡合理、醫養融合、優質規范的養老服務供給進一步擴大,家庭養老照護能力有效增強。老年人健康體系更加健全,家庭病床、上門巡診等居家醫療服務積極開展,老年人健康需求得到更好滿足,健康水平不斷提升,健康預期壽命不斷延長。老年人教育培訓、文化旅游、健身休閑、金融支持等服務不斷豐富,老年用品產業不斷壯大。老年人權益保障制度更加健全,老年人優待水平持續提...
綠色發展成效顯著。立足生態優勢,保持綠色發展定力。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守護華安的“綠水青山”,突破山區的桎梏,積極采取“飛地辦工業”的措施,并嚴格落實產業環境準入清單??茖W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劃定“三區三線”,開展國土空間綜合整治、產業發展和產業布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等專題研究,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格局、產業發展格局和生態安全格局,加強生態空間、水域岸線的保護與修復,落實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劃,推動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生態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構建“農業+”三次產業融合新業態,因地制宜...
(1)提升普通高中辦學品質。繼續實施高中階段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優化普通高中布局,鼓勵適度集中城鎮辦學,辦好必要的鄉鎮高中,整體提升縣域普通高中辦學水平。支持平和四中改善辦學條件,促進平和四中提升教學質量,為恢復高中辦學奠定基礎。落實省定普通高中學校建設標準和裝備配備標準,合理控制辦學規模,嚴格按標準控制班生額。推進高中達標創建,完善達標高中定期復評、動態管理機制。進一步培育和擴大優質高中,力爭到2025年,平和二中、平和廣兆中學升格為省二級達標學校。
(2)全面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深化新課程實...
?集聚發展提升工程。以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為方向,進一步完善集聚區公共服務支撐體系,優化集聚區運營管理模式,健全集聚區考核管理體系,積極培育知識產權、人力資源、檢驗檢測等新興服務業集聚區,促進人才、資源、創新等要素的集聚和提高集聚區投入產出效率。
?創新企業培育工程。圍繞技術創新、業態創新、品牌創新等方面培育創新企業,加大項目扶持,支持企業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加快產品升級換代;強化政策引導,支持企業通過提高產品質量、維護良好信譽、打造知名品牌,培育提升核心競爭力;搭建融合發展生態環境...
從漳州來看,我市是能源消費大市,“十四五”期間將大力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做強做大石化、大健康、大裝備三大千億產業,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剛性的需求依然旺盛,將會給全市“雙控”目標帶來挑戰。大力發展集約高效的能源利用形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優化能源消費結構,仍是今后須著力研究解決的重要問題。
從平和來看,“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探索、閩西南協同發展、廈漳泉都市圈建設等重大戰略交匯疊加、深入實施,會對平和能源發展帶來多方面挑戰,也為平和能源發展提供了新機遇。平和自身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1.能耗總量增量?!笆濉逼陂g,上級下達的能源消費總量增長率控制指標值為7.2%。我縣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較2015年增加13.56萬噸,年均增長5.3%。我縣在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高出漳州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速2.9個百分點的前提下,能源消費總量增速僅比漳州市能源消費總量增速低0.2個百分點,且能大幅完成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
2.單位GDP能耗下降率?!笆濉逼陂g,漳州市2020年單位GDP能耗0.378噸標煤/萬元(2015年當年價),“十三五”期間累計下降3.4%,未完成省級下達的強度降低...
1.區域交通供給不足,綜合交通運輸通道有待提升。目前我縣無高鐵站與機場,對外快速通道僅有沈海高速與廈深鐵路,東進(對接漳州市區與廈門)西聯(對接廣東)的綜合交通運輸通道還有待提升;由于漳州市特殊的縣(區)格局分布,我縣與市區各位于市域兩端,我縣至市區的公路出行時間約為2小時左右,我縣與市中心的交通聯動不強。
2.縣域路網布局不均衡,網絡化程度有待提升。我縣道路網主骨架尚未形成系統,南北向之間缺少便捷高效的快速通道,目前僅有原S309一條,且S309目前已被降為縣道?,F狀公路、高速公路密度指標高于...
到2025年,殘疾人平均收入與全縣差距進一步縮小,生活品質得到新改善,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全社會扶殘助殘的氛圍更加濃厚。
1.多層次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殘疾人基本民生得到穩定保障,困難和重度殘疾人生活得到明顯改善。
2.多形式的殘疾人就業支持體系更加完善,殘疾人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
3.均等化的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備,殘疾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得到明顯提高。
4.無障礙環境持續優化,殘疾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家庭...
打好安全儲糧“持久戰”,推廣科學保糧、綠色保糧,通過采取機械通風、環流熏蒸、糧情電子檢測和充氮氣調等儲糧技術,收效良好。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工作檢查,徹底排查整治安全生產隱患,保持安全生產良好態勢。組織企業倉儲管理人員參加省、市、縣舉辦的業務知識學習培訓,提升倉儲管理人員業務知識水平。實施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規范化管理,確保企業安全穩定。目前縣糧儲局下屬國有糧食企業有13家,2020年合計收入885.27萬元,支出807.89萬元。全縣10家糧食購銷企業,共有17個庫區,共有糧倉69間,總占地...
新能源及機械制造產業園 新型鋰電子電池、電池配套、新能源汽車、運輸設備等 猛獅科技、動力寶 規模企業2家,產值27.76億元,占園區規模工業產值8.27%,稅收503.79萬元
嬰童文化創意產業園 兒童玩具、食品、服裝、文創動漫、教育等 星輝、京豐、銘欣等 規模企業9家,產值18.13億元,占園區規模工業產值5.4%,稅收1524.85萬元
電子輕工機械產業園 電路板、精密儀器、數碼電子、印刷等 大新電子、瑞升電子、必冠電子 規模企業16家,產值57.41億元,占園區規模工業產值17....
數字基礎支撐日趨增強。通信基礎設施持續完善,2016年以來,我縣累計完成4G基站建設683個,投資金額7000余萬元。4G基站建設地點覆蓋15個鄉鎮、主要交通干道、工業園區、重點企事業單位。近年來,以5G基站建設為主,在存量4G基站的基礎上完成升級改造。截止2021年,我縣總規劃5G基站244個,其中移動2.6G頻段82個,已完工82個;移動700M頻段71個,已完工41個;電信聯通共建合計92個,已完工61個。建成以省網辦、云平臺、工改系統為主的網上辦事大廳,智能查詢一體機和自助終端為主的智能服務大廳,...
“十四五”時期,通過全縣人民共同努力,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基本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基本建成統一領導、權責一致、權威高效的應急能力體系,全縣應急救援能力顯著增強,應急保障能力全面提高,重大安全風險得到持續管控,社會協同應對能力顯著提升,一般以上事故持續減少,綜合防災減災形勢持續穩定向好,應急管理能力水平跨上新臺階。...
福建省詔安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2021-2025年) 詔安縣人民政府 目 錄 總 則 1 一、目的與依據 1 二、規劃定位 1 三、適用范圍與對象 1 四、規...
1、地質環境條件及主要地質地層條件
構造單元處于閩東南濱海斷隆帶上,主要斷裂帶有北東向“平潭—東山”斷裂帶及北西向“上杭-云霄”斷裂帶。
地層以中生界地層為主,分布有小面積古生界地層。古生界地層為前泥盆世親營山組變質巖;中生界地層主要為晚三疊世文賓山組和早侏羅世梨山組的沉積巖和早白堊世石帽山群的酸性、中酸性火山噴發-沉積巖系。侵入巖主要以中生代晚侏羅世至晚白堊世侵入的中性—酸性巖類為主,其次為基性巖類。
2、氣象水文條件發展趨勢
根據云霄縣氣象局2000~2020年...
1 最低生活保障 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和殘疾人家庭全部納入特困人員供養、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范圍。
按規定將符合支出型貧困、低收入家庭入保條件的殘疾人納入低保,其中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殘疾人和三級智力、精神殘疾人,經申請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
對獲得低保后仍有困難的殘疾人家庭,采取必要措施給予生活保障。
2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將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延伸至低收入家庭殘疾人,將護理補貼拓展至三、四級智力精...
礦產簡況:全區礦產資源迄今已發現有地熱、錳、鉛、鋅、鎢、鉬、長石、葉蠟石、伊利石、華安玉石、高嶺土、硅灰石、飾面用花崗巖、建筑用花崗巖、磚瓦用粘土、礦泉水等礦產。
主要礦產及礦產地:地熱主要位于林墩鎮林溪湯仔內,陳巷鎮古農、雪美;鉛鋅礦主要位于枋洋鎮科山村雙口宅,陳巷鎮鐘魏一帶;華安玉位于林墩工業區江都村牛皮石一帶;葉蠟石(含伊利石)位于枋洋鎮上存及陳巷鎮西湖尾一帶;礦泉水分布于巖溪鎮的梁崗山。
勘查簡況:全縣經過地質勘查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有6種(不含建筑石料和飾面石材),其中:能源礦...
(一)礦業經濟規劃指標
2020年礦業總產值0萬元,至2025年礦業產值達到50萬元,在2020年的基礎上年遞增20%,在2020年的基礎上實現零突破。
(二)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
規劃期內基礎性地質調查執行省廳下達的項目;區內設置勘查區塊1個,勘查區塊項目和面積分別為:漳州市龍文區篁卿礦區地熱2604畝;1個勘查地熱項目總投資約200萬元;預計新增地熱資源量500立方米/日,有望達到中型地熱礦山。規劃期內探礦權數量控制在1個以內。
(三)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規...
累計完成投資55億元。交通運輸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網絡貨運、快遞產業向集約化規?;l展。貨運物流降本增效。貨車實載率平均提高20%,成本降低15%。物流節點功能不斷豐富,支撐冷鏈物流、保稅物流、危貨物流等專業化物流節點不斷發展。全市省級示范物流園區增至4家,共有27家物流企業獲得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A級以上評定。全市共建成郵政營業網點839處,其中設在農村467處。平均每處營業網點服務面積15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0.62萬人??瓦\樞紐逐步完善。穩步推進公路客運場站建設,新(改)建漳州客運南站、漳浦、南靖...
“十四五”期間,以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和中菲(福建·漳州)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為契機,聚焦消費、貿易、投資等重點領域,鞏固提升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成果,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初步建成區域性特色商務中心。預計到2025年,實現以下主要目標:
居民消費持續擴容升級。內貿流通現代化發展加快,流通成本大幅下降,流通效率明顯提高,現代化商貿流通體系日趨完善,推動構建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建設農村電商品牌強市。消費結構持續優化,新型消費不斷壯大,夜間經濟繁榮發展,...
數字漳州建設再上新臺階。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普遍建成,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加快推廣,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加快推進,數字政府、數字社會加快建設,數字漳州建設成為現代化濱海城市建設的強大動力。
數據驅動,信息基礎設施迭代演進。以5G網絡、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數據服務能力得到提升。到2025年,全市建成5G基站1.1萬個以上,實現5G網絡全覆蓋;推進IPv6規?;渴?,實現全市農村地區百兆寬帶覆蓋率、中心城區和縣城千兆寬帶覆蓋率均達100%。
...
“十四五”期間,漳州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要圍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加快構建與糧食生產、流通、加工、消費相適應的現代糧食發展新格局,糧食宏觀調控能力顯著增強,糧食應急保供能力不斷提升,糧食產業經濟提質增效,糧食倉儲物流科學高效,糧食質量安全和行業創新、治理能力持續提高,建成比較完善的物資儲備體系,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糧食安全保障。
1.糧食產業布局和產業經濟活力發展目標
引導糧食生產加工貿易、倉儲物流等企業合理布局產業,通過市場主導、政策引導培育區域具有市場競爭力和創...
(1)集美新城核心區建設
集美新城位居廈門市域幾何中心,與廈門島隔灣相望,涵蓋集美新城核心區、軟件園三期、集美文教區、廈門北站片區、機械工業集中區五個組團,總用地面積約56平方公里。集美新城自2010年2月啟動建設以來,累計投資超過2000億元,核心區建設已于十二五期間基本完成,十三五期間軟件園三期、廈門北站片區、機械工業集中區陸續夯實,五年奮戰,十年成城,集美新城已成為當之無愧的廈門跨島發展樣本,初步建成產業要素聚集、交通格局多維、公建配套齊全、人文色彩濃郁、人居環境優美、文化旅游豐富的“產城...
在“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的統籌引領下,十三五期間,集美區統籌推進城鄉規劃建設體系:編制《集美區空間發展戰略規劃》、《集美區全域空間規劃一張藍圖》實現全區規劃成果“一張圖”共享和管理。建設實施上,嚴格落實集美主體功能區規劃,構建山、海、城、鄉相融的城市空間格局,重點了推進集美新城建設和馬鑾灣新城的開發,灌口重點打造以機械裝備制造為依托的綜合型工業新城,后溪重點打造以綜合交通樞紐為依托的新城區,“一心四片”城市結構得到顯著加強,連片成勢;交通系統上,與全市“兩環八射”快速交通網絡全面對接,地鐵1號線正式運營,福...
“十四五”時期是廈門市在新的起點上推進高質量發展、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關鍵時期,生態環境保護面臨重大機遇與挑戰。湖里區作為廈門經濟特區發祥地,生態花園之城的“新客廳”,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具有多方面優勢。一是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始終將生態環境保護擺在突出位置,是我們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最大的力量源泉。二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基礎雄厚。湖里區“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為“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經濟社會加速綠色轉型?!笆奈濉逼陂g,湖...
到2025年,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政策體系逐步完善,老齡事業和產業有效協同、高質量發展。多支柱、全覆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趨于完善。覆蓋城鄉、惠及全民、均衡合理、醫養融合、優質規范的養老服務供給進一步擴大,家庭養老照護能力有效增強。老年人健康體系更加健全,家庭病床、上門巡診等居家醫療服務積極開展,老年人健康需求得到更好滿足,健康水平不斷提升,健康預期壽命不斷延長。老年人教育培訓、文化旅游、健身休閑、金融支持等服務不斷豐富,老年用品產業不斷壯大。老年人權益保障制度更加健全,老年人優待水平持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