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關于開展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國發〔2017〕53號)、《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認真做好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皖政〔2018〕18號)、《合肥市人民政府關于做好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的通知》(合政秘〔2018〕23號)和《合肥市瑤海區人民政府關于做好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的通知》(瑤政秘〔2018〕5號)要求,我區開展了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根據《全國經濟普查條例》規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標準時點是2018年12月31日,普查的時期資料為2018年度,普查對象是我區境內從事第二、三產業活動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各鎮街開發區、各部門和各級普查機構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廣大普查人員兩年來的艱辛努力以及全區范圍內普查對象的積極參與,我區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全面完成各項任務,取得重大成果和顯著成效。通過這次普查,摸清了我區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布局和效益,了解了我區產業組織、產業結構、產業技術、產業形態的現狀以及各生產要素的構成,掌握了全部法人單位資產負債狀況和新興產業發展情況,進一步查實了各類單位的基本情況和主要產品產量、服務活動,全面準確反映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動能培育壯大、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等方面的新進展。
根據《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現將瑤海區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的主要綜合數據公布如下:
一、單位基本情況
2018年末,全區共有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30405個,比2013年末(2013年是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年份,下同)增加20282個,增長200.4%;產業活動單位33063個,增加21558個,增長187.4%;個體經營戶46237個,增長0.5%(詳見表1-1)。
表1-1單位數與個體經營戶數 |
||
|
單位數(個) |
比重(%) |
一、法人單位 |
30405 |
100 |
企業法人 |
29561 |
97.2 |
機關、事業法人 |
210 |
0.7 |
社會團體 |
159 |
0.5 |
其他法人 |
475 |
1.6 |
二、產業活動單位 |
33063 |
100 |
第二產業 |
4026 |
12.2 |
第三產業 |
29037 |
87.8 |
三、個體經營戶 |
46237 |
100 |
第二產業 |
871 |
1.9 |
第三產業 |
45366 |
98.1 |
2018年末,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12848個,占42.3%;租賃和商務服務業4702個,占15.5%;建筑業3057個,占10.1%。在個體經營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26572個,占57.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7922個,占17.1%;住宿和餐飲業5228個,占11.3%(詳見表1-2)。
表1-2 按行業門類分組的法人單位與個體經營戶 |
||||
|
法人單位 |
個體經營戶 |
||
數量(個) |
比重(%) |
數量(個) |
比重(%) |
|
合 計 |
30405 |
100 |
46237 |
100 |
采礦業 |
2 |
0.0 |
- |
- |
制造業 |
818 |
2.7 |
777 |
1.7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
10 |
0.0 |
4 |
0.0 |
建筑業 |
3057 |
10.1 |
124 |
0.3 |
批發和零售業 |
12848 |
42.3 |
26572 |
57.5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797 |
2.6 |
7922 |
17.1 |
住宿和餐飲業 |
629 |
2.1 |
5228 |
11.3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1743 |
5.7 |
115 |
0.2 |
金融業 |
74 |
0.2 |
- |
- |
房地產業 |
921 |
3.0 |
57 |
0.1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4702 |
15.5 |
1070 |
2.3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1895 |
6.2 |
57 |
0.1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119 |
0.4 |
2 |
0.0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998 |
3.3 |
3725 |
8.1 |
教育 |
521 |
1.7 |
250 |
0.5 |
衛生和社會工作 |
282 |
0.9 |
66 |
0.1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605 |
2.0 |
253 |
0.5 |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
375 |
1.2 |
- |
- |
注:表中法人單位合計數包含從事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和兼營第二、三產業的農、林、牧、漁法人單位9個;個體經營戶合計數包含從事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的個體經營戶15個。 |
2018年末,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中,企業法人單位29561個,比2013年末增加20028個,增長210.1%;行政事業單位法人210個,無變化;社會團體法人159個,增加97個,增長156.5%;其他法人475個,增加157個,增長49.4%。
二、從業人員
2018年末,全區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32.50萬人,比2013年末減少3.00萬人,下降8.4%。第二產業的從業人員為17.47萬人,減少6.71萬人,下降27.7%;第三產業的從業人員為15.02萬人,增加3.71萬人,增長32.9%。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9.45萬人。
在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建筑業16.59萬人,占51.0%;批發和零售業4.25萬人,占13.1%;租賃和商務服務業2.15萬人,占6.6%。在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5.29萬人,占56.0%;住宿和餐飲業1.44萬人,占15.2%;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0.99萬人,占10.5%(詳見表2-1)。
表2-1按行業門類分組的法人單位與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 |
||
|
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人) |
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人) |
|
||
合 計 |
324976 |
94544 |
采礦業 |
6 |
- |
制造業 |
7387 |
2657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
1905 |
23 |
建筑業 |
165872 |
398 |
批發和零售業 |
42536 |
52931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19185 |
9383 |
住宿和餐飲業 |
5574 |
14363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6082 |
270 |
金融業 |
1382 |
- |
房地產業 |
14777 |
63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21515 |
2670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8557 |
48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1228 |
8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4909 |
9936 |
教育 |
8923 |
955 |
衛生和社會工作 |
6706 |
145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3368 |
650 |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
5055 |
- |
注:表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合計數包含從事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法人單位從業人員9人;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合計數包含從事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的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4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