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征程的關鍵時期,教育是實現現代化的基礎,強市必先強教。為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根據《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山東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臨沂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制定本規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更加注重以德為本、以文化人,更加注重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更加注重融合創新、共建共享,系統推進教育綜合改革,統籌實施各類工程項目和行動計劃,持續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為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完善黨領導教育工作的體制機制,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著力加強教育系統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牢牢掌握教育領域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推進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的重要先手棋,牢固樹立抓教育就是促發展、謀未來的理念,推動教育體系與產業體系、社會體系、科技體系等有效對接,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撐。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上優先安排教育,財政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教育,公共資源配置上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保障每個人平等受教育權益。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把滿足人生不同階段的學習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教育問題,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堅持深化改革創新。用足用好改革關鍵一招,以改革的精神和創新的辦法化解矛盾、破解難題。進一步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準確把握各項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動教育領域制度機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堅持統籌協調推進。主動服務和融入大局,統籌教育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領域協調發展;統籌教育資源配置,加快縮小區域差距、城鄉差距、校際差距,全面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持續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水平;統籌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科學定位、貫通銜接,突出特色、錘煉優勢;統籌發展與安全,注重防范化解系統性風險。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質量教育體系,教育治理效能明顯提升,教育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進一步激發,人才培養水平和教育服務貢獻能力顯著增強,學習型、創新型、技能型社會建設加速推進,教育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到2035年,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全面建成教育強市和人力資源強市,為臨沂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發揮關鍵支撐作用。
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得到有效落實。形成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態。全學段一體化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更加健全,育人途徑和方法進一步完善,鑄魂育人機制進一步優化,學生的愛黨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法治精神、生態觀念、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顯著增強。
基本公共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堅持有教無類,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適合的教育機會,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水平顯著提高。學前教育實現普及普惠,保教質量明顯提高。建立城鄉一體的教育資源配置長效機制,開創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格局,爭創鄉村教育振興先行區。高中階段教育實現特色、多樣發展。特殊教育達到全省較高水平。
服務國家、省戰略和臨沂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提升。建成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新模式、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新樣態,有效支撐“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中闖出新路徑、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在魯南經濟圈發展中勇當排頭兵”目標定位。“一帶一路”教育合作全面推進,助推教育對外開放。努力建成一批高層次科技創新平臺,形成一批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創新成果,建立較為完善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人才培養規模和質量契合全市傳統優勢及現代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需要。
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面提高。形成政府、學校、社會各負其責、協同治理的教育發展新格局。建立高效協調的分級統籌機制和完善的教育法規規章制度體系,形成完善的財政保障體制和高水平的師資保障體系。建立分學段、分類別、全覆蓋的教育標準體系,以教育評價有效引領教育發展。教育信息化實現融合創新、智能引領,有力帶動和促進教育現代化。進一步優化民辦教育發展機制,規范和支持民辦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表1臨沂市“十四五”時期教育事業發展和人力資源開發主要指標
指標 |
2020年 |
2025年 |
屬性 |
學前教育毛入園率(%) |
92.87 |
95左右 |
預期性 |
九年義務教育在校生(萬人) 鞏固率(%) |
153.06 98.78 |
172.48 98以上 |
預期性 約束性 |
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萬人) 其中,中等職業教育 毛入學率(%) |
34.8 14.33 95.54 |
54.23 24.4 98 |
預期性 預期性 預期性 |
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萬人) 在學研究生(萬人)(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 普通本??圃谛Iㄈf人) 其中,高職(??疲ㄈf人) |
11.14 0.02 9 5.6 |
12 0.05 10 6.4 |
預期性 預期性 預期性 預期性 |
教師隊伍 幼兒園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專任教師比例(%) 義務教育階段本科及以上學歷專任教師比例(%) 城市與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比例(%) 高中階段教育專任教師中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比例(%) 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占專任專業教師比例(%) |
63.5 81 1.17 10 60 |
75 90 1.05 18 70 |
預期性 預期性 預期性 預期性 預期性 |
人力資源開發水平 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0 |
10.5 |
約束性 |
注:1.各級各類教育在校(園)生數、普及率等依據有關年度出生人口數、分年級在校生數、學齡段年齡組人口數及提供入學機會能力水平等測算;2.教師學歷和專業結構比例依據教師專業能力發展需求、教師教育培養能力水平測算;3.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依據《臨沂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該指標的設定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