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菜單

合肥市“十四五”金融業發展規劃

  合肥市“十四五”金融業發展規劃

  前言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為加快推進合肥市金融業實現自身跨越式發展,全面提升金融服務和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轉型能力,為合肥市“五高地一示范”建設發展提供全面高效金融支持,依據《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和《合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編制《合肥市“十四五”金融業發展規劃》,落實省、市兩級總體戰略部署,明確合肥市金融業發展思路、發展目標、主要措施、發展重點和實施保障,是未來五年全市金融業發展的指導性意見。

  目錄

  第一章發展基礎和發展環境

  一、發展基礎

  (一)金融業躋身支柱性產業

  (二)金融生態體系漸趨完善

  (三)全市融資總量逐步攀升

  (四)資本市場建設提速加碼

  (五)金融改革創新迸發活力

  (六)金融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七)金融風險防控持續有效

  二、發展環境

  (一)時代背景

  (二)發展機遇

  (三)主要挑戰

  第二章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二)堅持服務實體經濟

  (三)堅持更高質量發展

  (四)堅持深度開放融合

  (五)堅持筑牢底線思維

  三、主要目標

  四、具體指標

  第三章主要措施和發展重點

  一、聚焦服務實體,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

  (一)明確金融業服務重點

  (二)引導信貸投放加力度

  (三)支持私募基金大發展

  (四)促進上市掛牌提速度

  (五)推動債券融資擴規模

  二、統籌功能定位,打造金融產業集聚區

  (一)聚力建設一批特色金融集聚區

  (二)做大做強一批法人金融機構

  (三)引進補齊一批金融分支機構

  (四)培育發展一批地方金融組織

  三、發揮科創優勢,打造科創金融試驗區

  (一)推動科技賦能金融

  (二)強化金融服務科創

  (三)加速改革落地試點

  四、擴大金融開放,打造跨境金融先行區

  (一)加大自貿試驗區金融開放

  (二)加快長三角區域深度融合

  (三)輻射帶動省內金融業發展

  五、轉變發展方式,打造新興金融引領區

  (一)積極發展“綠色金融”

  (二)大力發展“縣域金融”

  (三)穩步發展“普惠金融”

  六、嚴守安全底線,確保金融業健康發展

  (一)加強地方金融監管立法執法力度

  (二)完善風險監測預警處置體系

  (三)突出重點領域金融風險防控

  (四)著力提升金融監管能力水平

  (五)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

  第四章保障措施

  一、加強黨的領導

  二、加強組織協調

  三、完善配套政策

  四、優化宣傳推廣

  五、引育金融人才

  第一章發展基礎和發展環境

  一、發展基礎

  “十三五”以來,我市金融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牢牢把握“服務實體經濟、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風險”三大主線,緊扣金融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不斷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金融業服務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一)金融業躋身支柱性產業

  “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實現金融業增加值3748.43億元,占GDP比重升至9.66%;累計實現金融業稅收712.66億元,金融業稅收對財政收入貢獻度穩居10%左右,金融業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支柱性產業之一。

  (二)金融生態體系漸趨完善

  金融業態日益健全,截至“十三五”末,全市共有銀行機構42家,保險機構69家,證券法人機構2家、分支機構134家,期貨法人機構3家、分支機構19家,非銀金融機構8家,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1家。地方金融組織蓬勃發展,截至“十三五”末,全市經許可經營的融資擔保、小額貸款公司等地方金融組織共164家。普惠金融建設持續增強,建成社區、小微、科技、文化等專業支行近150家,科技保險支公司3家,在全省率先實現農商行、村鎮銀行、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縣域全覆蓋。

  (三)全市融資總量逐步攀升

  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兩力齊發,2015年末至2020年末,全市銀行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由10967.91億元增至18296.74億元,增長66.82%,年均增速10.78%;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由9636.57億元增至17678.66億元,增長83.45%,年均增速12.90%。截至“十三五”末,全市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分別占全省30.55%、34.31%,全市存貸比96.62%,高于全省10.61個百分點。“十三五”以來,全市累計實現直接融資18985.54億元,2020年新增直接融資額較2015年增長67.83%。

  (四)資本市場建設提速加碼

  “十三五”期間,全市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28家。截至“十三五”末,全市境內外上市公司達63家,境內上市公司數量位居省會城市第7,新三板掛牌企業達81家,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企業達到1523家,其中科創板掛牌企業1082家。截至“十三五”末,全市已有科創板上市公司7家,2020年新增數居全國省會城市之首,總量居全國省會城市第2位。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凡注明為博縣網原創作品的,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源于網絡的作品,若對您造成了侵權,請聯系本站,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處理。

本文地址:/zxguihua/huadong/2022-04-30/226.html

收藏此文 贊一個 ( ) 打賞本站

如果本文對你有所幫助請打賞本站

  • 打賞方法如下:
  • 支付寶打賞
    支付寶掃描打賞
    微信打賞
    微信掃描打賞
留言與評論(共有 條評論)
驗證碼:
二維碼
精品aⅴ免费大片久久,久久国产精品91AV,国产一二三区精品亚洲美女,精品免费视在线观看